培养出众多明星的伯克利音乐学院,一直是向往流行和爵士乐们同学的“殿堂”。
本期的专访主角张同学,不仅拿到了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入场券,美国MI现代音乐学院、洛杉矶音乐学院、伯明翰皇家音乐学院、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金斯顿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纷纷向她递来橄榄枝!
01
为什么决定学音乐制作?
我目前就读于北京王府学校,这次申请目前拿到了7枚音乐制作的本科offer,非常开心~~
我真正进入音乐制作学习的时间比较晚,是从高中的时候才决定的。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YG公司的艺人,所以对K-POP音乐很着迷。我高中的课程是AP,其中一门选择了乐理课,就是想在申请学校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帮助。
02
如何准备音乐制作申请?
去了伯克利音乐学院夏校,
决定英美同申
起初,我的计划是只申请英国的学校,包括在国际高中AP选课的时候,也是考虑到了未来去的国家。
一方面是我的父母比较支持我去英国学习,因为我比较内向,英国偏学术类的风格更适合我;另一方面,我的专业导师也是伯明翰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的,对伯皇的好感度非常高。
选校的转折发生在高二下学期的暑假,这一次伯克利音乐学院之旅,让我对美国的音乐制作学习充满了期待。
去伯克利音乐夏校的时候,我的体验非常好,不仅学到了技巧上的内容,也交到了不少朋友,教授们很亲切,没有什么距离感。
同学们特别喜欢凑在一起玩音乐,这是我之前从未体验过的事情,肯定会面临挑战,但是突破自己,敢于在舞台上去展示自己是非常难忘的。
在我夏校回国之后,我的妈妈说我变得开朗了,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正向的个人成长,也是伯克利音乐夏校带给我重要的意义。
音乐留学时间规划
虽然我小时候学过很长一段时间钢琴,但在初中的时候就没再学了,当时全心都是冲成绩,所以为了能给自己留比较充裕的时间,我在高一就到斯芬克学习了。
老师先给我安排了乐理课、和声等等基础课程,高二开始进入作品集的制作阶段,高二下学期基本英国部分的作品集就完成了。
从夏校回来之后,我真的很想去伯克利,就加申了美国的学校,也同步准备了作品集,美国的作品集相较于英国部分来说,时间还是仓促了一些,到制作后期我基本是上午在学校上课,中午到斯芬克校区来上课,做作品。
英美院校音乐作品集的差异
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我觉得英美作品的风格不太一样。英国会偏声学类的作品,会有更多技术上的运用,是比较学术的音乐;美国的作品就流行风格更明显,会更随性一些。
英国的作品,我一共准备了四首,前三首都是声学类的,最后一首是偏流行的。
我的三首声学作品分别描绘了格陵兰冰盖融化的自然景观,提醒人们重视全球变暖的问题;关于诺亚方舟的圣经故事;以及冰晶在物理学中形成的过程;流行作品是一首纯音乐,主要是让作品集更有层次、更丰富。
美国院校我准备了2首歌曲,一首比较大众化,偏向流行歌曲曲风,讲述了一个暗恋的故事,带一丝丝悲伤的色彩,这首歌词曲都是我自己创作的;另外一首是偏轻摇滚的歌曲,运用了很多摇滚音色的吉他,以小孩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不想长大的故事。
这一次申请的作品中,我很喜欢诺亚方舟这部作品,因为这个故事从我小时候到现在一直给我很深刻的印象,而且这个作品的情绪跌宕起伏,有鲜明的色彩,画面感很强。
申请美国的作品中,我比较喜欢轻摇滚风的歌曲,这首歌曲我在制作中下了很大的功夫,每天琢磨用哪个音色更好、更贴切歌曲的情感。
03
音乐制作申请建议
1. 正式面试前要多听多练
我觉得英国院校的面试更看重申请者的综合素质,美国会更看着专业能力。
比如,我参加伯皇的面试,老师考了我乐理题,但不是很难,同学们不要太紧张,肯定没什么问题。参加西伦敦大学的面试,老师主要是问我对院校的一些问题,展示了音乐制作的设备。
相比而言,美国学校对音乐制作专业内容的考察要多一些。
比如,伯克利对主乐器要求会高一些,需要准备自己的曲目,现场还会有即兴的环节。因为我也是很久没练琴了,为了让面试更顺利,在正式面试之前,每天坚持练2-3小时的钢琴,让自己能熟练掌握曲目。另外,伯克利会要求同学听和弦、节奏,大家平时在视唱练耳课上练习充分就可以了。
另外,我对MI的面试印象也挺深的,面试官每一首作品集里的作品都要听,会针对性的问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所以同学们要对自己的作品内容、曲谱、制作方式等等非常清楚。
2. 拒绝拖延,利用好上下课时间
我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其实是有点拖延的,有时候因为作业比较难,我就不完成了。现在想来,其实完全可以在课上多问,课下多练,如果我这么做了,我觉得我的作品集质量会更好。所以大家有我这样的前车之鉴了,一定要抓紧在斯芬克学习的时间,多问老师不懂的地方,你的作品集质量才会更高~
希望各位喜欢玩音乐,自己创作音乐的同学们能如愿去到自己的理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