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说|成了!“音乐界哈佛”茱莉亚学院录取,有我!

播报文章
2024-04-28 16:25:53 来源:斯芬克音乐 阅读量:1284
A+
A-

茱莉亚学院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专业艺术院校之一,被誉为“音乐界的哈佛”,2021年有2434名学生申请该校,仅有186人拿到了录取,录取率不到8%,因此能够入读茱莉亚学院本身就是对于学生专业的最高肯定。

本期学生专访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24Fall拿到茱莉亚作曲本科等7所院校录取的王同学,分享她的申请经历。


01

从流行演唱到传统作曲

我经历了什么?

我在高中的时候读的是深圳国际预科学校,在11年级念完之后,就完全脱产学习音乐了。在选择专业方面,我比较特殊,我是申请的一年半之前,我才决定学习作曲,我在之前更多接触的是流行演唱、爵士演唱。

真正决定学作曲是因为听了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深受震撼,后来我还去读了他的个人传记,我自己也想要结合政治历史的背景去创作乐曲。

同学们如果准备学习作曲专业,我非常推荐大家去听这些音乐家的作品:

  •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
  • 斯科里亚宾钢琴奏鸣曲
  • 福雷钢琴即兴曲
  • 拉威尔弦乐四重奏和管弦作品
  • 拉赫马尼诺夫艺术歌曲
  • 梅西安管弦作品
  • 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

书籍推荐: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黑塞/纳博科夫的作品


02

最后时刻决定申请茱莉亚

结果让我惊喜

对于院校选择方面,申请的时候真的没想过自己能拿到茱莉亚的offer,起初我的梦校本身是伊斯曼音乐学院,伊斯曼的风格很学院派。

茱莉亚学院其实是在我择校的最后的最后才“塞”进去的,自己确实没想到能申到,我记得当时是SFK的张老师鼓励我说:“没事,大胆申吧,申请茱莉亚又不会少块肉,别给自己留遗憾。”当时在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我还是递交了《Nuo》和《Log Record》这两首作品。


曼哈顿夏校让我获益匪浅,认识了“大神”

另外,曼哈顿音乐学院也在我的考虑之内。主要是因为我在申请季中,参加了SFK组织的曼哈顿夏校,虽然只有1~2周的时间,但我对这所院校和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我觉得是有意义的一次经历。

夏校的第一周会让同学们熟悉一下环境,第二周需要同学们去写一首完整的三重奏曲子,并且给大家3天的排练时间,整个学习安排比较紧凑;还记得当时我们为了多练琴,偷偷跑到琴房里加练,这些对我来说都是难忘的回忆。

王同学参加曼哈顿夏校

曼哈顿夏校我的收获还是挺大的,一是提升了我快速写作和排练演出的能力和素养,二是结识了很多音乐能力上很强的同学。

我记得夏校中有一个很厉害的英国日本混血的天才,他对自己的创作要求很高,直到排练的当天上午才去录制自己写的曲子,他用了半个小时就写了一首四部赋格,真的非常惊人。


03

大量采风,主题突破

作品集精雕细磨

我作品集中体量最大的曲子是《Nuo》,写这首曲子的时候我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去实地考察。这⾸曲⼦也是特殊编制,由⽊管重奏和打击乐还有中国民乐器(⼆胡、低⾳⽵笛、葫芦丝)和四声部重唱,京剧念⽩组成。 

王同学作品节选

这是⼀⾸叙事性的曲⼦,讲述了在早期中国封建迷信和重男轻⼥的背景下发⽣的荒诞具有玄幻⾊彩悲剧故事。背景故事讲述的是封建农村里一位怀孕的女性,遭受了一些舆论压力和不公的对待,选择了自杀,即便在她死后,这些村民还要拿她的灵魂去消费,说一些因果报应的东西。

我创作这首曲子的初衷是想讽刺封建迷信的文化,但其实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是斟酌了一段时间,涉及比较敏感的话题,我不希望传递给听众错误的信息,所以前后可能一共花了将近5个月的时间,才最终定型。

写这首曲子的时候,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由于我并不是作曲的科班出身,甚至在我刚学作曲的时候,五线谱认得都不是很快,特别是我在写第一首钢琴曲的时候,真的很多东西都不懂,后来是我在钢琴上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甚至当时我想着,写完这首钢琴曲拿给老师听,如果老师觉得我能学,我就继续,如果不行的话,我就回归声乐。

我的作品集前后加在一起差不多有1年半的时间,但是我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采风,所以集中创作的时间约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