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格莱美收割机”的伯克利音乐学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之星,位于纽约的校区更是吸引了全球的学子前来求学。作为一所现代音乐院校,在流行音乐、音乐创作上颇有建树,是音乐学院中的“标杆”。
本期的SFK申请分享,我们邀请到已经拿到伯克利音乐学院、旧金山艺术大学歌曲写作专业研究生录取的李同学,聊聊他的申请故事~
李同学25Fall已获offer,更多offer持续更新
01
为什么选择歌曲写作?
我目前是加州大学圣克鲁兹音乐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在这个申请季里,我已经拿到了伯克利音乐学院和旧金山艺术大学offer,都是歌曲创作类型的专业。
我在9岁的时候开始学钢琴,2年之后,11岁就到了美国生活,从那以后我其实没有再去弹琴、练琴了,但我和音乐的交集并没有因此结束。
我在2015年的时候就开始和我的朋友写歌、创作,自己也会去看一些B-box的比赛,当时更多的还是娱乐性质,没有特别的目的去创作。
大概在2017年左右的时候,《中国有嘻哈》播出,我发现商业音乐在国内已经形成了规模,我也了解到音乐版权的相关内容,我觉得自己可以往这个方面去深入地研究。
直到我大一快结束的时候,因为个人的感情问题的变化,我突然意识到写歌好像是我情绪的出口。我也意识到写歌需要严肃认真一些,如果再继续随便写写,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于是,我就以当时自己的感情状态去创作了一首歌,这首歌推出之后,收获了不少正面的反馈和认可。
也就是在这部作品之后,我开始审视自己,思考自己的创作能力和世界观,能不能在未来去坚持写歌、创作。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做音乐是一个可以孵化我感情,抒发我感情的方式,并且通过音乐,我可以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我在大二的时候就从商科类的专业转到音乐专业,开始系统性地继续学习音乐创作。
02
歌曲写作专业如何选校?
我的选校更倾向于纽约,一所是伯克利,另一所是纽大。我觉得纽约是一个非常“鲜活”的城市,我喜欢它的地理位置、艺术氛围,你能想到的一切艺术资源,纽约都可以提供给你。
另外,就是纽约学校的“通达性”很吸引我。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人,除了做音乐本身之外,还要和很多的行业内的人去打交道,去沟通交流,而纽约作为艺术中心,提供的硬件、行业资源都是不可比拟的。
除了纽约,我还选择了洛杉矶地区的学校,是一些偏编曲、技术类型的专业。
坦诚地说,我在选学校的时候,心里没什么底,我不太清楚我自己的状态可以申请到哪些学校,所以是朝着一个大的方向“广撒网”去选择了一些院校,在有一个大致的预期之后,一步步再去确认自己想要去的院校。
在SFK的学习,给了我针对性的专业帮助
我在一年多以前开始在斯芬克学习的,SFK提供给我很多作品集的创作思路,这也很好地弥补了我本科的学习资源。
接触到斯芬克的老师之后,老师们帮我分析了个人情况,并确定了具体要申请的专业,整个过程的对接和推进都十分流畅;我自己在录歌方面的能力是足够的,但是唱歌的方式还是需要比较专业的指导,斯芬克的老师给我安排了针对的课程进行提升。
虽然我在海外有时差,大多数时间都是线上课程,但老师们的专业和耐心还是给我了莫大的帮助,我很感谢他们,作品集的创作上,也给了我很多准确的反馈和帮助,现在也拿到理想院校的offer。
03
歌曲写作作品集如何准备?
我的作品集不是在申请季一次性做出来的,我其中有一首歌在2022年的时候就开始写了。我的创作习惯是把曲子的雏形和demo先写出来,如果觉得欠缺机缘或者灵感的时候,我会先把它放在自己的“音乐库”里,在后续和不同的制作人“灵感碰撞”的过程中,再把它拿出来去加入新的元素,继续创作。
关于我的作品,很多的灵感来源于李京泽、贝贝、谢帝这几位艺术家,我自己比较倾向old school 和灵魂乐的风格,当然,也会在作品里加入一些古典的元素、Wordplay。
这次申请的作品里有3首曲子,大多数都是感情向的作品,或是爱情,或是思乡之情。
比如:我的第一首曲子就比较偏浪漫爱情,加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在里面,是写给我一位异性朋友的歌曲;
第二首风格是Drill music,用了许巍的一些歌曲的调子和古典音乐做了结合,衍生出了一段偏现代城市风的音乐,这是我写给故乡兰州的一首曲子;
第三首曲子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名为《破晓不见兰》,在这首歌里面浓缩了我自己对爱情、对友情的看法,可能也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缩影,作品的亮点是我找到了录制《圣歌》的阿卡贝拉人声团队,帮我在作品中点缀了一些人声的部分。
整部作品集我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美国唱片白金制作人帮我操刀,所以作品质量上我是非常有信心的。
歌曲创作最“难”的是:坚持
同学们在做作品的时候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一直觉得这个过程是“动态的”。无论是声音选取、歌词创作还是结构创作,其实都离不开声音的设计,这是非常个人世界观的内容。
换句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作品才有可能慢慢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太多的音乐、人声上的选择才会塑造出今天的作品。
对于我来说,我面临的挑战是需要每天去坚持做这些很细节的内容:听音色、听歌曲质感、和不同的人配合,将作品解构再建构,这个过程确实需要坚持,并执着地去做。
04
歌曲创作专业申请建议
1.倾听专业人士的建议
我个人有时会对自己的音乐审美比较执着,会比较难接受周围人的建议,也比较排斥不同的声音,但经历这次申请之后,我慢慢地发现,倾听,是很重要的课题。关于创作的不同声音,可能会给我们不一样视角,也会让我更有包容性地去接纳不同审美。
2.坚持创作音乐
回顾来看,我能考进任何我想进的音乐学校,还是因为对做音乐这件事很“上心”,我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所有的音响设备,打开我的声卡去听设备的音乐、伴奏等等,做音乐贵在坚持,需要坚持下去的决心,我相信喜欢音乐,想要自己写歌的同学们都会有共鸣。
3.伯克利面试要放松,作品集很重要
对于伯克利的面试,我觉得难度不是很大,不会有太多技术上的内容,面试官主要还是会从作品里去了解到你是什么样的人,作品集格外重要,所以大家在面试的时候不要太紧张,展现自己的音乐风格就好。
最后,希望无论你目前处在音乐学习、创作的哪个阶段,都能坚持下去,用心去做自己的音乐,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